歸屬法條:土地法《第 237 條》釋函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三年三月九日台(八三)內地字第八三○三一三七號函
【要旨】
政府機關依法徵收所有人登記為「福德祠」或「福德正神」之土地,管理人死亡,其應受領之補償費得依其情況不同而辦理提存。
【內容】
案經函准司法院秘書長八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八三)秘台廳民三字第ΟΟ四七一號函略以:「二、所詢上揭提存疑義之問題,經本院民事廳提供研究意見如下:(一)土地所有人經登記為「福德祠」或「福德正神」之神明會,如設有管理人者,在民事訴訟上固可認係非法人團體而有當事人能力,並得以之為提存物受取人辦理提存,惟於管理人死亡後,新管理人未經選任前,參照非訟事件法第六條及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之規定,其非訟能力即有欠缺。故提存所受理此類事件,自應限期命其補正(非訟事件法第六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尚不能以提存機關所載管理人已死亡之「福德祠」或「福德正神」為受取人逕准予提存,若於事後發見有此不應提存之情形,自應依提存法第十條第二項之規定命其補正,於逾期不為補正後通知取回。台灣民間之神明會,在實體法上非獨立之權利義務主體(無權利能力),是神明會之會產(會田),實務上仍認其為全體會員公同共有。準此,上述「福德祠」或「福德正神」,苟依規約或習慣具神明會之性質者,於其管理人死亡後,除應儘速選任管理人,俾使依法徵收之土地補償費,得依上開(一)之意旨辦理提存外,遇有左列無從選任管理人之特殊情形者,自亦得依其情況不同而為分別之處理:
1、會員均尚存,未選任管理人者-以全體會員為共同受取人辦理提存(最高法院七十四年台上字第七四八號判例及本院八十年八月一日(八十)秘台廳一字第一八四六號函)。
2、會員資料均無從查考者-經相當確實之調查後,仍無法得知神明會之會員(即會產之公同共有人)時,提存機關應可參照非訟事件法第六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之規定,聲請法院選任適當之人(如國有財產局……等)為該神明會之特別代理人,再以之為神明會代表人辦理提存(受取人為○○神明會○○特別代理人)。至該特別代理人於收受提存通知書完成提存特別代理行為後,如何再查悉神明會之真正管理人或會員,俾憑通知領取,或會員嗣後依法申報,選任管理人,以辦理領取,則屬其與神明會間之另一問題。
3、會員均已死亡,繼承人有無不明者-依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選任各會員之遺產管理人後,對各該管理人為提存(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及非訟事件法第七十八條)。
4、會員均已失蹤而未受死亡宣告者-依失蹤人財產管理人之規定選任各會員之財產管理人後,對各該管理人為提存(民法第十條、非訟事件法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及本院八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八一)秘台廳一字第八二一三號函)。
5、會員部分死亡繼承人有無不明或失蹤未受死亡宣告者-以尚生存之會員及依上述3、4分別選定之遺產管理人或財產管理人為共同受取人辦理提存。以上意見僅供參考,如有具體事件,仍應由法官或其他承辦人員,本於法律之確信,依法妥適處理。」本部同意上開司法院秘書長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台(八一)內地字第八一一五三六二號函
【要旨】
為辦理徵收清償事件,依法向法院辦理提存手續後,經戶政機關查明提存物受取人死亡絕戶或合法繼承人無從查考時,得由提存機關依法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後再憑辦提存
【內容】
一、案經法務部八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法八十一律一七四五九號函轉准司法院秘書長八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八一)秘台廳(一)字第一八一六八號函略以:「清償提存,係屬非訟事件,其受取人應具有當事人能力始得為之(非訟事件法第一條、第六條及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參照)。故受取人死亡,繼承有無不明者,應以經親屬會議選定或法院選任之遺產管理人為提存對象方稱適法,此觀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第二項、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非訟事件法第七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及本院秘書長七十四年九月十六日(七四)秘台廳(一)字第一六七七號函復內政部意旨甚明。來文所提上揭提存疑義,內政部擬由提存機關依上開意旨先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後再憑辦提存,於法並無不合」。
二、本部同意上開法務部函准司法院秘書長意見。
抄附:內政部八十一年十月一日台(八一)內地字第八一一二一六二號函
主旨:台南縣政府為辦理道路徵收案清償事件,依法向法院辦理提存手續後,經戶政機關查明提存物受取人死亡絕戶或合法繼承人無從查考時,其清償提存物應如何處理乙案,請惠示卓見。
說明:
一、依據台灣省政府地政處八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八十一地二字第八一三九七號函辦理,並檢送該函影本及有關資料影本各乙份。
二、按有關土地徵收補償費辦理提存時,如遇土地登記簿所載土地或建物權利人死亡,而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依本部七十八年一月五日台內地字第六六一九九一號函訂頒之「土地徵收法令補充規定」十一-(三)三、四規定「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選定或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第二項選任之遺產管理人為提存之對象」又「繼承人有無不明而無上述遺產管理人時,可依民法第三百二十六條規定,以不能確知孰為債權人而難為給付為理由,辦理提存。」另查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第二項規定:「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前條所定期限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前項規定為公示催告。」本件台南縣政府為完成徵收補償法定程序,將補償款提存於台南地方法院提存所待領,經該所囑查提存物受取人之新住址或聲請公示送達,案經該府函轉戶政機關查復提存物受取權人死亡絕戶或合法繼承人無從查考,乃擬依民法第三二六條規定申請公示送達,惟台南地方法院提存所仍通知縣府取回提存物,以致徵收法定程序無法完成。為順利完成土地徵收程序,加速公共建設用地之取得,本案可否依前開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第二項規定意旨,由辦理提存機關或各需地機關以利害關係人名義,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以該管理人為提存對象,辦理提存,滋生疑義。案關民法有關規定及提存疑義,請惠示卓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年五月二十四日台(八十)內地字第九二一八二三號函
【要旨】
提存物受取人申請更改附帶條件,應洽提存人辦理
【內容】
一、案經本部函准法務部八十年五月十一日法八十律Ο七Ο四七號函轉司法院秘書長八十年五月七日(八十)秘台廳(一)字第Ο一四八七號函復:「按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之確定判決,僅對於該案當事人及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者有效力,對於案外之第三人並不當然發生判決之效力,若訴外之第三人就同一法律關係有爭執者,該確定判決對該第三人自無效力可言,此觀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一條第一項規定及最高法院十九年上字第二三七八號判例意旨甚明。來文所提有關提存書上『受取提存物所附條件』欄之記載,應否依判決刪除乙節,因該記載乃係提存人台北市政府對於受取人領取提存物自行所附之條件,該提存人又非該確定判決效力所及,受取提存物所附條件應否刪除,自非得單憑上揭確定判決遽予辦理,尚請參照上開判例意旨,著由受取人自行洽請提存人更改所附條件辦理。」
二、本部同意上開司法院秘書長之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台(七九)內地字第七九四九一五號函
【要旨】
登記為「福德祠」或「福德正神」之土地,如無登記管理人或原管理人死亡無法選任時,其被徵收應受領補償費之處理
【內容】
一、案經函准司法院秘書長上開函略以:「…土地所有權人登記『福德祠』或『福德正神』而無登記管理人者,自與另有債權人而不知其為何人或所在不明之情形有別,其准予提存顯與法定條件未盡相合。至於原有管理人死亡,因無信徒登記無法選任管理人之情形,自與原無管理人之情形不同,若具有『神明會』之類,『非法人團體』性質者,似可依法辦理提存。至繼任管理人如何產生及登記,係事實問題,於該組織實體上之能力,尚無影響」。查「福德祠」或「福德正神」之類小型祠廟,以奉祀福德神像為目的而設,具有「神明會」之類,「非法人團體」性質,其土地被徵收應受領之補償費,如原有管理人死亡,無信徒登記,致無法改選管理人者,得依上開函意旨依法辦理提存。
二、至於原無管理人者,固與提存法定條件未盡相合,本部同意仍依台灣省政府四十五年九月六日府民一字第九三六二一號函釋:「無信徒之寺廟,其管理人及財產之變動,應由地方自治團體會同民意機構召集當地公正士紳(如屬教會團體會員並應會同各該教會)開會議決之方式辦理」之規定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台(七九)內地字第八○四二五○號函
【要旨】
日據時期之株式會社,光復後經法院准予備查之清算人有無權限代領土地補償費,應從實體上審認,遇有爭執,宜循行政訟爭程序解決
【內容】
案經函准司法院秘書長七十九年五月十二日秘台廳(一)字第Ο一五四四號函以「查土地補償費應由何人預取,以及日據時期株式會社在台灣光復後,有無依法取得法人地位?應如何行使權利?現行有關法令均有明文。至於台灣嘉義地方法院依林木河之聲請,就其為『公司』選任清算人之事件准予備查,係屬非訟性質,並無實質確定力。該『清算人』有無權限代領土地補償費,仍應由主管機關從實體上加以審認,遇有爭執,宜循行政訟爭程序解決。」,本部同意上開司法院秘書長意見。本案仍應依「日據時期會社土地清理要點」規定,經國有財產局審查確定後,由其經審查確定之原權利人持憑審定及有關文件具領徵收土地補償費。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三月八日台(七九)內地字第七八三九三○號函
【要旨】
公同共有土地之共有人應徵得其他全體公同共有人之同意或委任,始得單獨具領徵收補償費
【內容】
一、案經函准法務部七十九年二月二十六日法(七九)律字第二四九二號函以:「按公同共有土地被公用徵收後,其徵收補償費之領取,係屬民法第八百二十八條第二項規定之其他之權利行使,依該條規定,除契約另有規定外,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如公同共有土地之全體共有人曾出具委託書同意由公同共有人之一代理處分該地所有權,其授權範圍是否包括徵收補償費之領取,及其委任關係迄其陳請具領補償費時是否繼續存在,應由 貴部本於職權就具體事實認定之。如其委任關係已終止或授權範圍不包括徵收補償費之領取,則該公同共有人似應再徵得其他全體公同共有人之同意或委任,始得單獨具領該徵收補償費。」
二、本案依案附「公同共有土地無償交還承諾書影本」之承諾內容,可推定其授權範圍包括徵收補償費之領取;惟該承諾書未列明公同共有土地標示,本案徵收土地是否其承諾之客體標的,及其委任關係迄其陳請具領補償費時是否繼續存在,應由 貴府本於職權就具體事實認定之。如本案徵收之土地係屬該承諾書所記載之公同共有土地,且其委任關係迄今仍賡續存在,同意貴處所擬:於附具切結書後准由其代表具領該徵收補償費。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台(七七)內地字第五八一四三五號函
【要旨】
徵收補償費發放前;如接獲法院命令將全部價款解繳者,應即全部解繳
【內容】
地政機關發放補償地價前,如接獲法院命令將全部價款解繳者,應即全部解繳,如地政機關已依法代為清償,再接獲解繳命令者,則仍請依照本部七十四年二月六日台(七四)內地字第二七九五九一號函規定,以其餘款解繳法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