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土地買賣+疑難專業諮詢◆社論-從居住正義到土地正義

社論-從居住正義到土地正義
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公布其住宅政策後,馬英九總統也在日前宣布其土地與住宅政策,標舉著實現「土地正義」之大纛,其四大措施包括:市價徵收土地、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徵空地稅、推動住宅法立法。朝野兩黨,從居住正義到土地正義,雖然仍有不足之處,但確實已邁進一大步。
台灣的土地與房屋的稅制,在世界各國中,獨樹一幟。既有根源於三民主義的漲價歸公思想,又有光復後平均地權的思考,更有傳統上要對一般民眾住宅及土地「惜民輕稅」的考量,加上實務上運作的問題,結果是形成一個混亂的特殊體制。
例如,在整個土地與房屋稅制中,「市價」幾乎是不存在;存在的是如公告地價、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等名詞,分別作為課徵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土地買賣交易時課徵)、房屋稅及房屋交易所得稅等之標準。而不論是公告地價、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都是由各地方政府組成的所謂評議委員評定其價格,且其價格往往與市場價格有相當的差距。公告地價與公告現值大多是市價的五成到八成,低者可能只有二成;房屋現值則遠低於市價,差距之大,從五、六倍到廿倍不等。差距過大的結果,是不論課稅或土地徵收作業,都建立在一個虛偽而不存在的基礎上,因此衍生許多問題。
最明顯弊病有兩個,一個是政府在徵收土地時,因價格過低,引發民眾抗爭;如順利完成徵收,也是損害了民眾權益。另一個弊病是造成社會不公,炒作土地、房市投機者,獲取高利卻繳交低稅。台灣週期性的房地產飆漲、炒作歪風一直無法遏制,對投機者過份「友善」的房屋與土地稅制是重要因素。
雖然其弊病明顯,但因涉及的既得利益太大,數十年來,政府都不敢更動此制度─頂多對地方政府「道德勸說」,期望能把評定的價格與市價拉近。這次,因為房價飆漲成為社會之痛、全民公敵,朝野兩黨才在總統大選前,紛紛提出各自的土地、房屋政策,而且都儘量向「市價」靠攏,兩黨的政策都有可取、值得朝野政黨共同努力推動之處。
以馬總統宣布的土地正義四大措施中的第一項:市價徵收而言,其實早在三十年前就該作了。民國七十年代,政府推動各項公共建設時,導致進度落後的首要因素,永遠是寫著「土地徵收困難」;徵收困難的原因,則是徵收價格過低,只有市價的幾成,民眾當然誓死抗爭。當時,許多第一線徵收作業官員就提出「應以市價徵收」的建言,但從來未被採納,這次終於要給予法制化,此作法值得肯定。
此外,馬總統承諾推動的不動產實價登錄,建立公開透明制度,雖然表面上是一小步,但這一小步卻可能是未來邁進一大步的基礎。房市缺乏透明的實價交易資料,不但讓投機者易炒作哄抬,更讓合理稅制無法上路,只能「虛擬」一個價格作為各種課稅依據。實價登錄上路並累積一定資料量後,相關稅制回歸市價、以實價課徵,就成為可行的政策。
長期來看,蔡英文提出的「不動產實價課稅」與「不動產兩稅合一」,在實價登錄的基礎上,就有其可行性,也更值得採行。現制對不動產交易的課稅,採土地、房屋分離;土地依公告現值課土增稅,房屋則因無法取得實際交易價格,只能按房屋評定現值的一定比例課財產交易所得稅。其結果就是廣為學者批評的炒房獲暴利卻幾乎不必繳稅,既助長炒房、又造成稅賦不公。但在實價登錄上軌道後,不動產實價課稅就水到渠成。而在實務上,民間買賣房地產都是一個總價,沒有人把地價、房價分開算,只有向政府申報買賣時才刻意拆開計,且標明的價格都是虛幻價格而非實價。如未來對不動產交易課稅採「兩稅合一」且以實價課稅,既能匡正現行稅制之缺失,又合乎民間交易實務,值得政府採行。
大選當前,朝野政黨不以口水、攻擊、抹黑為尚,而能各自提出政策,是該肯定;兩黨針對居住正義、土地正義提出的政策,都有可取之處。如果朝野兩黨能合作,把雙方提出的政策結合,一起推動,則庶幾可為台灣帶來真正的居住正義與土地正義。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1-08-27

專業諮詢服務內容:
土地買賣專業諮詢、重劃區土地買賣、土地重劃區買賣、區段徵收範圍土地買賣、畸零土地買賣、日據繼承土地買賣、公共設施保留道路用地買賣、可送出容積土地買賣、日據繼承土地登記、公同共有土地買賣、共有人眾多整合土地買賣、土地疑難雜症處理、土地繼承人查訪、土地困難案件辦理、地籍清理繼承人專辦查找、自辦市地重劃業務諮詢、耕地三七五租約諮詢、預告登記土地排除、地籍總歸戶查詢、共有人死亡絕戶土地買賣
專營土地買賣區域:
新泰塭仔圳新莊知識產業園區林口特定區A7牛角坡二重疏洪道二側蘆洲北側新開發特區八里台北港特定區士林社子島關渡平原五股洲子洋五股新市鎮土城暫緩發展區板橋江子翠重劃區板橋浮洲地區淡水新市鎮文山老泉里北投奇岩新社區北投士林科學園區 北北桃公共設施保留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