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土地買賣諮詢★歸屬法條:土地登記規則 《第 125 條》釋函

歸屬法條:土地登記規則 《第 125 條》釋函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61012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60052318號函 
【要旨】
已辦妥信託登記之同一不動產標的受託人,如無信託法第35條第1項除外規定情形之一者,不得同時以擔保物提供人兼抵押權人身分申辦抵押權設定登記
【內容】
案經函准法務部96104日法律決字第0960030552號函略以:「按本部91827日法律字第0910030114號函係認為債務人將前已設定抵押於債權人之不動產,再信託予該債權人為管理或處分,尚無違反信託法第35條之問題,與本案係先辦理信託後,再由受託人設定抵押權於自己,乃屬二事。又依信託法第35條第1項規定:『受託人除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外,不得將信託財產轉為自有財產,或於該信託財產上設定或取得權利:…』準此,本案受託人於信託財產上取得抵押權,如無該條項除外規定情形之一者,顯已違反前述規定,委託人、受益人或其他受託人,除得準用信託法第23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或回復原狀外,並得請求將其所得之利益歸於信託財產;於受託人有惡意者,應附加利息一併歸入(信託法第35條第3項)。又就信託財產而言,受託人為形式所有權名義人,非為代理人,核與民法第106條禁止自己代理或雙方代理之規定無涉,…」從而,本案已辦妥信託登記之同一不動產標的受託人,如無信託法第35條第1項除外規定情形之一者,不得同時以擔保物提供人兼抵押權人身分申辦抵押權設定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6326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60043346號函 
【要旨】
依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興建之住宅,符合該條例立法宗旨者,得辦理自益信託登記
【內容】
一、按「...四、次查信託目的為『管理、運用及處分信託財產』,若委託人依信託本旨約定受益人為本人(即自益信託),並於信託目的載明『管理、運用及於法定禁止處分屆滿後之信託財產處分』即與眷改條例第1條照顧原眷戶宗旨及第24條眷宅禁止處分之規定無違,得依法辦理『信託登記』。五、若倘屬『他益信託』或未於信託目的載明『管理、運用及於法定禁止處分屆滿後之信託財產處分』者,該信託行為不僅有違眷改條例之立法宗旨,亦有信託法第5條第1項所定『其目的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者』之脫法行為而為無效,故依信託目的完成而處分該信託財產,原則上不同意辦理信託。...」為國防部96319日昌易字第0960005009號函所明釋,合先敘明。
二、經查,本案係屬自益信託,惟其信託目的未載明「管理、運用及於法定禁止處分屆滿後之信託財產處分」,應請當事人依國防部上開號函釋意見補正後始得受理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41025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40053723號函 
【要旨】
信託財產利益與受託人利益無衝突時,同一不動產標的之抵押權人得擔任信託行為之受託人
【內容】
一、按「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受託人因信託行為取得之財產權為信託財產。受託人因信託財產之管理、處分、滅失、毀損或其他事由取得之財產權,仍屬信託財產。」、「信託財產為所有權以外之權利時,受託人雖取得該權利標的之財產權,其權利亦不因混同而消滅。」、「受託人不得以任何名義,享有信託利益。但與他人為共同受益人時,不在此限。」、「受託人除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外,不得將信託財產轉為自有財產,或於該信託財產上設定或取得權利:一、經受益人書面同意,並依市價取得者。二、由集中市場競價取得者。三、有不得已事由經法院許可者。」分為信託法第1條、第9條、第14條、第34條、第35條第1項所明定,另「按民法第762條規定:『同一物之所有權及其他物權,歸屬於同一人者,其他物權因混同而消滅。但其他物權之存續,於所有人或第三人有法律之利益者,不在此限。』又信託財產名義上雖屬受託人所有,實質上乃為與受託人之自有財產獨立之特殊財產。‥‥債權人兼抵押權人身分‥法理上固無不可,惟在受託期間,是否會置信託財產利益與受託人自身利益於可能衝突立場,以及是否會妨礙其他債權人權利之行使,宜請‥本於權責依法審酌。」前經法務部91827日法律字第0910030114號函釋在案,合先說明。
二、本案土地所有權人藍○○因個人財產管理之需要,將已設定抵押予陳○○之不動產旋即以信託方式委託陳○○管理處分(出售)信託之土地及建物所有權,由陳○○以受託人身分管理該項不動產,參依上開規定,其權利不生混同問題,至陳○○兼具抵押權人之身分是否會置信託財產利益與受託人自身利益於衝突或妨害其他債權人權利之行使,尚非登記機關審認範圍,是同意依所擬乙案「如受託人於登記申請書內切結所受託之信託財產利益與受託人利益確無衝突,則可准其辦理信託登記。」意見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台內中地字第0九一00二00八九號函 
【要旨】
信託法第34條但書中之「他人」,包括委託人以自己為受益人在內
【內容】
案經准法務部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法律字第0九一00四二一四七號函略以:「二、按信託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受託人不得以任何名義,享有信託利益。但與他人為共同受益人時,不在此限。』其立法理由係因受託人為負有依信託本旨,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義務之人;受益人為享有信託利益之人,如受託人兼為同一受託利益之受益人,則其應負之管理義務將與受益權混為一體,易使受託人為自己之利益而為違背信託本旨之行為,故原則上,受託人不得兼為受益人,更不得假管理或處分財產之便,以任何名義享有信託利益。三、又信託行為中訂定,信託關係存續期中,信託財產孳息由特定受益人享有,信託關係消滅時,信託財產原本由其他受益人享有之情形,該享有信託財產孳息之人,稱為『孳息受益人』;享有信託財產原本之人,稱為『原本受益人』。本件受託人係委託人之母親,就信託本旨而言,應無脫法行為之意圖,且受託人僅為孳息受益人中之一人,……。至信託法第三十四條但書中之『他人』,自包括委託人以自己為受益人之情形在內。」本部同意上開法務部之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九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台(九0)內中地字第九0一八六一二號函 
【要旨】
關於已辦理信託登記之土地建物,受託人不得將受託財產再辦理信託登記
【內容】
法務部九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法九十律字第000七二七號函以:「按信託法第一條規定:『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信託係以當事人間之信賴關係為基礎,受託人既基於信賴關係管理他人之財產,自須依信託行為所定意旨,積極實現信託之目的(信託法第二十二條立法理由一參照)。是以,依信託法第一條及第二十二條規定,受託人須依信託本旨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並須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處理信託事務,故消極信託並非我國信託法所認定之信託,前經本部八十八年六月十七日法八八律字第○二一七五五號函釋在案,本件原信託財產之受託人王○○自為委託人,將信託財產信託給○○○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則原受託人王○○實際上就信託財產已無管理權限,依上開說明,即屬消極信託,且非為我國信託法所認之信託。至信託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受託人應親自處理事務。但信託行為另有訂定或有不得已之事由者,得使第三人代為處理。』查其立法意旨,係指受託人無法親自處理信託事務,而於信託行為另有訂定或有不得已之事由時,例外得使第三人代為處理信託事務,受託人與第三人間並未有財產權之移轉。準此,信託法第二十五條尚不得解釋為受託人得自為委託人就原信託財產再為信託之依據,併予敘明。」本部同意上開法務部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九十年十一月十三日台(九0)內中地字第九0一七三七0號函 
【要旨】
關於已為信託登記之受託人於信託期間依信託本旨出賣信託不動產,申辦所有權移轉登記其登記原因用語
【內容】
按已辦竣信託登記之不動產,受託人於信託期間,依信託本旨,出賣信託財產,非屬信託法第六十二條所規定之信託關係消滅情事,係屬民法所稱之買賣,其登記原因用語為「買賣」;另原於該筆土地、建物之所有權部「其他登記事項欄」中註記之「詳信託專簿」字樣,已因信託財產之出售而移轉第三人,該筆註記應併予塗銷,惟仍應將該異動年月日及內容於信託專簿中註明,並影印登記案件一份存於專簿公示。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八年七月十二日台(八八)內地字第八八○七八九二號函 
【要旨】
關於已辦理信託登記之土地,受託人不宜自為委託人而將受託財產辦理信託登記
【內容】
案經函准法務部八十八年六月十七日法(八八)律字第Ο二一七五五號函略以:「(一)按信託法第一條規定:『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信託係以當事人間之信賴關係為基礎,乃委託人、受託人與受益人間所存在之一種財產權為中心之法律關係(本法第一條立法理由一參照。)受託人既基於信賴關係管理他人之財產,自須依信託行為所定意旨,積極實現信託之目的(本法第二十二條立法理由一參照)。依本法第一條及第二十二條規定受託人須依信託本旨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並須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處理信託事務,故消極信託並非我國信託法所認定之信託。準此,以清償債務為目的所為之消極信託,似非本法之所許,合先敘明。(二)次按,信託財產有其獨立性,名義上雖屬受託人所有,惟並非其自有財產,係與受託人之自有財產分別獨立 (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立法理由一依參照),且受託人須依信託本旨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故受託人似不宜自為委託人而將委託財產之全部或一部再為信託。(三)再按,本法第三十四條前段規定:『受託人不得以任何名義,享有信託利益。』受託人為負有依信託本旨,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義務之人;受益人為享有信託利益之人,如受託人兼為同一受託利益之受益人,則其應負之管理義務將與受益權混為一體,易使受託人為自己之利益而違背信託本旨之行為,故原則上,受託人不得兼為受益人,更不得假管理或處分財產之便,以任何名義享有信託利益(本法第三十四條立法理由一參照)。(四)綜上所述,本件受託人以部分信託土地再辦理信託登記,宜請參酌前述意見審酌之。另依本法規及信託法理,委託人將其財產權移轉,涉及贈與稅、土地增值稅等稅捐之課徵,宜請一併注意有關稅法之規定。」本部同意上開法務部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