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正義 關鍵在賦稅公平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曾桂香/特稿2011/08/18】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午發表住宅政策,主張政府興建住宅應該只租不售,而且要達到都會住宅量的10%,另外也提出應設退場機制,要檢查住戶資格等。這些政策乍看很吸引人,而且散發著社會公平、全民福利政策的香味,但繽紛的理想色彩,能夠經得起現實透視鏡的照射嗎?
從社福或政治角度出發?
從政策來看,大致「補強」目前執政黨正推出的合宜住宅,並降低投機炒作的機會。但根據長期研究住宅政策學者張金鶚的數據,目前社會住宅比率只有0.08%,要達到10%,土地的取得、經費運用和人力資源從哪裡來? 以台灣現況,能做得到嗎?民進黨的住宅問題,到底從經濟角度出發,還是從社福或政治角度出發?
國內住宅問題是,一般民眾認為生活及工作所在地的都會區,房價太貴買不起,要找到一個方便上班的地方,得花很多錢才買得起,不然就得住在很遠的郊區,花很長的通勤時間才能到工作地點,而且弱勢族群沒地方住。而令人不平衡的是,富人在市中心買豪宅囤積,卻常空著房子給外佣住,或者只要持有滿二年就不會被課奢侈稅,到時候可以賣出自己手中其中之一的豪宅,換取現金。
政府要解決一般人買不起房,當然就是多蓋一些便宜的住宅,以量制價,讓大家買得起,這是執政黨推出合宜住宅的主要盤算。至於要照顧弱勢族群居住問題,那麼只租不售是最好的策略,蔡英文今天就是以此為訴求重點。但執政黨不也正在做這些事嗎?
居住為何沒有正義?
很多人覺得居住沒有正義,不是因為房子不夠住,不是找不到買得起的地方,而是買得起房子的都要買能夠增值的地方。它的本質是一種財富重分配的渴望,參與不了財富分配,就心有不滿。
蓋再多的合宜住宅,或是只租不售的社會出宅,都不會降低M型化社會下的這種相對剝奪感,兩黨可以把口號喊得很響亮,或可平息一時,但不會解決問題。
真正的關鍵還是在賦稅公平。土地及房子的實價交易及透明價格,奢侈稅目前似乎解決不了此種問題,兩位總統候選人,你們感受到了嗎?要不要再重新檢視自己的住宅政策,用經濟學原則解決住的問題,而不是跟社福政策或選舉口號相提並論,專提一些做不到的理想。
專業諮詢服務內容:
土地買賣專業諮詢、重劃區土地買賣、土地重劃區買賣、區段徵收範圍土地買賣、畸零土地買賣、日據繼承土地買賣、公共設施保留道路用地買賣、可送出容積土地買賣、日據繼承土地登記、公同共有土地買賣、共有人眾多整合土地買賣、土地疑難雜症處理、土地繼承人查訪、土地困難案件辦理、地籍清理繼承人專辦查找、自辦市地重劃業務諮詢、耕地三七五租約諮詢、預告登記土地排除、地籍總歸戶查詢、共有人死亡絕戶土地買賣
專營土地買賣區域:
新泰塭仔圳、新莊知識產業園區、林口特定區A7牛角坡站、二重疏洪道二側、蘆洲北側新開發特區、八里台北港特定區、士林社子島、關渡平原、五股洲子洋、五股新市鎮、土城暫緩發展區、板橋江子翠重劃區、板橋浮洲地區、淡水新市鎮、文山老泉里、北投奇岩新社區、北投士林科學園區、 北北桃公共設施保留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