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為何要更新?
一、 都市永續發展
都市更新最重要的理由莫過於台灣即將人口零成長,為了符合永續發展的理念,必須由以往擴張是的發展政策轉而活到市中心進行更新。
從台灣目前的人口及經濟的成長狀況來看,都市發展不應採擴張主義,而應採市中心更新主義。因為台灣的人口成長已經相當穩定,經濟成長也趨和緩,據行政院經建會的預估,台灣的人口將在2038年左右達到2568萬人而不在增加(甚至會逐漸減少)。過去曾經出現的大批成新移民擁向大都市的狀況不再,各都市的規模趨於穩定。而隨著國民所得的提升,市民所需要的是都市品質的提升,而不是量的增加。因此,此時的都市發展策略應「回到市中心」,這不只是台灣應走的趨勢,也是全世界先進國家近30年都市發展的重大方向。
目前全台灣的都市計畫面積為458,558公頃,占全國總面積之12.3%。現有都市計劃預計可容納的人口數總計為2400萬人,但目前使用率僅70%,預計在民國125年,偌都市人口數佔總人口數80%,都市地區所容納的人口數僅為2080萬人。因此目前都市供給的土地足以容納台灣全部的人口,亦可滿足未來都市人口的充足需求。
回到市中心進行更新相較於向郊區發展,無輪從運輸、財政、公共設施供給的適足性來說,都較為有效率。畢竟在一個已經建造了各種基盤建設的是衷心所投入的改善遠比在郊區重新來過要容易的多。而在人口不增加的狀況下擴張都市,公共設施投入增加,將使得地方財政陷入困境。從公平性的角度而言,新市區的建造費用是由舊市區的居民所負擔,但卻是由新市區少數的移入者所享用,亦有失公平。
就台灣過去三十年的經驗而言,所有新市鎮的開發計畫幾乎都面臨失敗。山坡地新社區的開發近年也是呈現嚴重的水土保持、環境保育、交通等問題。因此,類似擴大都市土地開發的非都市土地山坡地、海埔新生地、農地變更建地、大型工業區開發、新市鎮、新社區開發等均應全面停止,回到市中心做都市更新。
二、 住宅環境品質提昇
住宅改善一直是人道主義與社會改革運動中的焦點。特別是早年工業革命時。大型工業都市中,眾多的勞工大眾居住的環境骯髒、危險而擁擠,造成嚴重的社會、衛生、災害問題。無論是都市更新或新市鎮運動都把改善居住環境當做最基本的動機。
美國由聯邦政府所推動的都市更新計畫(Urban Renewal Program)其最重要的法源依據亦是根據住宅法(Housing Act)而來。以這種理由所動的更新,其所關注的焦點不是社會與經濟面的問題,甚至不關心都市機能,只是純粹住宅實質面的改善。也因為如此,美國早年都市更新計畫建造的國民住宅並不受歡迎,甚至面臨必須再度拆除重建的必要。
今天純粹只是重建住宅的更新計畫在先進國家已經很少見了,但住宅改善仍是都市更新中相當重要的ㄧ環。例如加州的社區更新條例,仍要求各更新計畫所產生的稅金增額必須有20%用於或提供中低收入住宅。
三、 都市機能的昇級
機能論認為都市之所以需要更新,是因為新的技術轉變帶動新的需求,使都市必須調整其機能以符合市民的需求。例如交通工具由馬車轉變為汽車時,原本的道路寬度必須拓寬。又如大量的機械發明,使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轉變,造成土地使用的分區。又如捷運系統的出現,使車站周遭地區的人行系統的需求大為提高。
今天都市機能的改變相當迅速而劇烈。機能的調整成為大多數都市更新最重要的理由,這種的都市更新例如:
捷運系統場站週邊開發(所謂交通導向開發TOD)
市中心工業區變更為商業或複合性使用
倉庫及就工廠轉變為文化設施或商場
車站轉運中心的開發
車站轉運中心的開發
港灣土地更新開發引入金融及休閒產業
狹窄巷道的廢除及街廓整併
四、 改善都市經濟
從都市經濟學的角度看,就是驅之所以要進行更新乃是因為舊市區存在外部不經濟性。所謂外部不經濟性指的是地區的社會成本遠高於其效益,例如敗破地區使鄰近的的房價下跌、交通的擁擠使整體都市交通系統受阻、設施維護費用遠高於其稅收、潛在的公共危險造成市民與市府的損失、就業機會缺乏造成市民失業而市府必須補貼等等。如果沒有都市更新再投資,長期而言將造成社會整體的損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