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法條:土地法《第 219 條》釋函 (三)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一年十一月五日台(八一)內地字第八一一三四七六號函
【要旨】
被徵收土地原所有權人依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行使收回權,即負有返還原受領徵收價額之義務,如不予行使,自應認係人民權利之拋棄
【內容】
案經函准法務部八十一年十月十六日法八一律一五五五Ο號函謂以:「按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係為保障人民權利而設,依該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私有土地經徵收後,有『(一)徵收補償發給完竣屆滿一年,未依徵收計畫開始使用者。(二)未依核准徵收原定興辦事業使用者。』情形之一,原土地所有權人得於徵收補償發給完竣屆滿一年之次日起五年內聲請照徵收價額收回其土地,經核准後如逾六個月未繳清原受領之徵收價額,即視為放棄收回權。參照行政院五十四年八月五日台五十四內字第五五五四號令之意旨,該項徵收土地收回權,係屬土地所有權人之權利。本件徵收土地,倘若係以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所列情形之一為理由撤銷徵收,依前所述,徵收土地收回權既屬土地所有權人之權利,如原土地所有權人行使該權利,即負有返還原受領徵收價額之義務,如不予行使,自應認係人民權利之拋棄。」本部同意上開法務部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台(八一)內地字第八一八一○六一號函
【要旨】
應以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方式辦理之地區,自應依法辦理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不應先以一般徵收方式辦理發放補償費後再撤銷徵收
【內容】一
、國家因公共事業需要,得依法徵收私有土地。徵收完成後,依土地法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被徵收土地之所有權人,對於其土地之權利義務,於應受之補償發給完竣時終止,故該已完成徵收之土地已屬需地機關管有之公有土地,應依公產管理有關法規依徵收計畫妥予管理使用;除有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第一項規定情形或因需地機關對所徵收之土地確無使用必要,須發還土地予原土地所有權人者外,不得撤銷徵收。故本部七十八年四月二十日台內地字第六九一四四三號函規定:「應列入重劃區之土地,應優先辦理重劃,不應辦理徵收後,再申請撤銷徵收」。上開規定於擬辦區段徵收地區,應比照適用。
二、本案大里溪整治計畫區內部分地段,倘確認應以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方式辦理,自應依法辦理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不應先以一般徵收方式辦理發放補償費後再撤銷徵收,另行辦理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以維法制。
--------------------------------------------------------------------------------
【公布日期文號】
行政院八十年六月十一日台(八十)內字第一九一七二號函
【要旨】
撤銷徵收公共設施土地,原搭發與地主之土地債券因轉讓買賣而無法繳還,若折現金抵繳應免加計利息
【內容】
一、按需用土地人徵收土地後,因計畫變更,主動報奉撤銷徵收者,可由原土地所有權人照原徵收價額收回其土地,本院五十八年七月十日台五十八內字第五六六六號令釋有案。故撤銷徵收後,其徵收補償時,所搭發之土地債券,因被徵收人已轉讓無法繳回,而以現金抵繳時,由於搭發之土地債券係政府為應徵收補償經費之需而發給,係徵收補償費之一部分,應免加計利息繳還。
二、至被徵收土地所有權人未繳回之土地債券,既經以現金抵繳,則需地機關對各該土地債券即應按期付息,至債券到期或收回之日止,方始公允。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六月四日台(七九)內營字第八○○○九三號函
【要旨】
都市計畫法第八十三條有排除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正公布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之適用
【內容】
一、有關都市計畫法第八十三條及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正公布之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適用疑義案,查都市計畫法第八十三條第一項後段規定:「…不受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之限制。」因新修正之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仍係就舊法第二百十九條原定同一事項而為規定,依後法優於前法之原則,都市計畫法第一項後段規定仍指「不受修正後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之限制。」,依即仍排除新修正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之適用。
二、復查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八條規定之從新從優原則,係指原土地所有權人聲請照原徵收價額收回其土地之程序中適逢新舊法規修正期間,即其聲請於土地法修正前而聲請程序終結於土地法修正後,始有從新從優原則之適用。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五月三十一日台(七九)內營字第八○三四四九號函
【要旨】
徵收公共設施保留地作多目標使用,應於徵收土地計畫書內載明准許使用之項目,徵收後僅能依原核准計畫所列之興辦事業使用,不宜再增列使用項目
【內容】
查地方政府在徵收公共設施保留地作多目標使用,如其都市計畫書圖未敘明得依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方案辦理者,應先循都市計畫變更途逕增列使用項目,並於徵收土地計畫書內載明准許使用之項目,始得辦理,此為該方案所明定。本案市場用地,業以徵收方式取得,如其徵收土地計畫書未載明徵收之土地,得依該方案規定使用時,自僅能依原核准徵收土地計畫書所列之興辦事業使用,不宜於徵收後再依該方案之規定增列其使用項目,以免抵觸土地法地二百十九條規定。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台(七九)內地字第八○四七五三號函
【要旨】
依土地法徵收之商港用地,應受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之拘束
【內容】
有關商港法第四條與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之適用疑義乙節,查商港法第八條規定:「商港需用土地得依土地法有關法律徵收之。」,其依土地法徵收之土地,因商港法未有排除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適用之明文規定,應受該條文之拘束。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台(七八)內地字第七四五三一七號函
【要旨】
徵收土地經撤銷徵收,原土地所有權人死亡,其土地登記仍應回復為原登記名義人所有
【內容】
本案徵收土地既經核准撤銷徵收,應回復原狀,歸還為原土地所有權人所有;至原所有權人死亡,為顧及登記之連續性,應回復為原登記名義人所有,並併案辦理繼承登記;(略)。
備註:前開內政部七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台(七八)內地字第七四五三一七號函後段有關耕地三七五租約乙節,業經內政部八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台(八七)內地字第八七Ο八三八二號函釋停止適用。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八年四月二十日台(七八)內地字第六九一四四三號函
【要旨】
應列入重劃區之土地應優先辦理重劃,不應辦理徵收後,再申請撤銷徵收
【內容】
請轉知各辦理重劃及徵收單位密切協調配合,對於應列入重劃區之土地應優先納入重劃區辦理重劃,不應將重劃區內之土地辦理徵收後,再申請撤銷徵收。
--------------------------------------------------------------------------------
【公布日期文號】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三月十七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議決釋字第二三六號解釋
【要旨】
行政法院六十九年判字第五十二號判例及行政院五十三年六月三十日台五十三內四五三四號令對於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所謂「不依核准計畫使用」或「不實行使用」之認定與憲法第十五條並不牴觸
【內容】
釋文
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規定:「徵收私有土地後,不依核准計畫使用,或於徵收完畢一年後不實行使用者,其原土地所有權人得照原徵收價額收回其土地。」所謂「不依核准計畫使用」或「不實行使用」,應依徵收目的所為土地使用之規劃,就所徵收之全部土地整體觀察之,在有明顯事實,足認屬於相關範圍者,不得為割裂之認定,始能符合公用徵收之立法本旨。行政法院六十九年判字第五十二號判例及行政院五十三年六月三十日台五十三內四五三四號令,即係本此意旨,與憲法第十五條並不牴觸。
解釋理由書
按人民之財產權應予保障,憲法第十五條定有明文。惟基於憲法第二十三條、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第十四款及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項前段規定之意旨,國家為公用之需要,得依法徵收人民之土地。土地徵收後,需用土地人,即應在一定期限內,依照核准計畫實行使用,以防止徵收權之濫用,而保障人民私有土地權益。故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規定:「徵收私有土地後,不依核准計畫使用,或於徵收完畢一年後不實行使用者,其原土地所有權人得照原徵收價額收回其土地」。上述規定所謂「不依核准計畫使用」或「不實行使用」,應依徵收目的所為土地使用之規劃,就所徵收之全部土地整體觀察之,在有明顯事實,足認屬於相關範圍者,不得為割裂之認定,始能符合公用徵收之立法本旨。行政法院六十八年判字第五十二號判例:「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所謂『徵收私有土地後,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係對於所徵收土地之整體不依原核准計劃使用而言,若就徵收之土地已按原核准計畫逐漸使用,雖尚未達到該土地之全部,但與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之情形有間,應無該條之適用。」及行政院五十三年六月三十日台五十三內四五三四號令:「需地機關是否已於徵收完畢一年後實行使用之認定,應以該項徵收土地之整體為準,而不能仍按徵收前之各別原所有權之各個地區以為認定已否實行使用之準據」各等語,即係本此意旨,與憲法第十五條並不牴觸。
至徵收土地是否符合法定要件,其徵收之範圍有無逾越必需之限度,乃該徵收處分是否違法之問題;就所徵收之土地於如何情形下,始為依核准計畫為整體之使用,乃具體案件事實認定事項;又原土地所有權人依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主張收回其土地,有無期間之限制,均不在本件聲請解釋範圍內,併此說明。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台(七二)內地字第一四二三一六號函
【要旨】
徵收土地後應注意列管在法定期限依計畫使用
【內容】
今後各級機關徵收土地,應由其上級事業主管機關列管,督促其迅行在法定期限實行使用,如有不依計畫使用,或未於法定期限內實施使用者,應追究責任議處。
--------------------------------------------------------------------------------
【公布日期文號】
行政院五十六年五月二日台(五六)內字第三二六三號函
【要旨】
徵收土地增加使用效能而無違原徵收目的用途者,無土地法第二一九條之適用
【內容】
經交據內政部會商司法行政部、交通部、經濟部議復,茲核示如下:「一、查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規定關於原土地所有權人得照原徵收價額收回其土地者,係以徵收私有土地後,不依核准計畫使用,或於徵收完畢一年後不實行使用為要件,倘於依法徵收後已照計畫使用完畢,或正使用中,另為增加徵收土地之使用效能復在原土地上為其他無違原徵收目的及用途之使用者,既與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之情形有別,從而不能認為有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前段之適用。此觀本院臺(五四)內字第五五五四號令對於不依核准計畫使用涵義之解釋意旨相同。本案石門水庫復池右岸土地於奉准徵收除已照原來計畫使用外,為加強水庫安全,遂填入大量土石標高增至一四五公尺,並沿後池一帶砌護石梯階以資保護,論其使用目的,應為繼續存在。茲該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局將該土地規劃為「南苑遊樂區」,係在無違原使用目的及用途下擴張土地功能之利用,核與上開規定與解釋意旨並無牴觸,本案應准備查。二、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前段不依核准計畫使用,原土地所有權人得以收回其土地之期限如何,自原條文意旨加以尋繹自應分別視各該土地徵收計畫所定之使用期限而定。故徵收土地如已依原核准計畫所定之使用期限內使用,則其法定要件既已具備,縱令此後對於該項土地另有使用或處分,係屬於土地所有權之行使範疇,要不發生原土地所有權人得照原徵收價格收回其土地之問題。」
--------------------------------------------------------------------------------
【公布日期文號】
行政院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台(五五)內字第二○三○號函
【要旨】
徵收土地案奉准後,擬變更核定計畫者,應報原核准徵收機關核准,但僅屬事業設計之變更並不違反原核准計畫所定之目的及用途者,可由各該事業核准機關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毋庸報經原核准徵收機關核准
【內容】
一、經交據內政部會商司法行政院議復稱:「本案所請核釋行政院台五四內字第五五五四號令示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有關疑義茲擬核釋如下:(一)原院令釋示第二點末段內規定「原核准機關」一語係指土地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及第二百二十三條所定徵收核准機關而言。(二)關於徵收土地於核准徵收後,經歷相當年月,而須就核准徵收事業為設計之變更,例如學校增建校舍、市場增建管理員辦公室等,對於原核准計畫所定之目的及用途並無違反者,是項僅為事業設計之變更,似應准由各該事業核准機關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當毋庸報經上開原徵收核准機關核准,以資簡便。」。
二、應依議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行政院五十四年八月五日台(五四)內字第五五五四號令
【要旨】
徵收土地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之認定標準
【內容】
經交據內政部會商財政部、司法行政部議復茲核示如下:
一、關於「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之涵義,如何認定問題:
土地法第二一九條所謂「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之立法精神,在保障人民之私有土地權益,其立法重點,在「使用」兩字,凡徵收私有土地,違反核准計畫所定之使用「目的」及「用途」時,自應構成原所有權人申請收回土地之要件,而符保障人民私權之意旨,(如徵收土地原定為興建學校之用,嗣又改為興建市場之用顯屬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依上述論據,則徵收土地之使用配置,以及建築地盤圖(包括平面圖配置圖等),僅係為達到徵收土地使用「目的」及「用途」之「方法」,若其建築工程,如因地質或其他技術之原因,必需變更其計畫或設計者,(如石門水庫工程原定為混凝土拱壩,後改為土石壩是)或其土地配置,由於社會繁榮或人口增加,必須變更計畫者,(如原定興建教室十間,後因學童人數增加,需擴建教室十五間是)此均為「方法」之變更,并非徵收土地使用「目的」及「用途」之變更,而此種變更,如報經原核准機關核准,或另有其法令可為變更設計之依據者,在法理上自均不應認為有土地法第二一九條所定「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之適用,從而原所有權人即不得申請收回被徵收之土地。
二、徵收土地之建築地盤圖可否依建築法變更問題:
徵收土地固應適用土地法,而無適用建築法之餘地,惟一旦土地徵收後,實行興建房屋時,則有關建築地盤圖等工程設計,自應悉依建築法之規定辦理,如建築工程於施工後,發現地質或其他技術上之原因,必需變更設計時,(如徵收建築原定興建十層樓房,嗣因工地土質鬆弛就技術上及安全上之理由,必須減低建築為五層樓房是)則非依建築法第十六條之規定為變更設計之申請,不足以達成徵收土地「使用」之目的,其理甚明,不然,由於建築工程設計之部份變更,即認為「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不特有違徵收土地之目的,抑且易啟人民與政府間之糾紛,導致公共事業無法舉辦,自非所宜。因此徵收土地之建築地盤圖,(包括建築平面圖、配置圖等)如因建築技術上之原因,或有其他法令上之依據或其他事實所需要者,(如學童增加,增建教室間數等),由需用土地之機關,報經原核機關核准,自得予以變更設計,不受上開土地法第二一九條「不依核准計畫使用」之約束。
三、(略)
四、(略)
五、(略)
六、(略)
七、(略)
--------------------------------------------------------------------------------
【公布日期文號】
行政院五十三年六月三十日台(五三)內字第四五三四號函
【要旨】
釋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
【內容】
一、經交據內政部會商司法行政部、教育部議復:「查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所稱徵收土地完畢一年後不實行使用,照同法第二百三十五條及二百三十七條之規定解釋,似係指將被徵收土地所有權人應受領之補償費發給完竣或拒領後將其應受領之補償費依法辦理提存,並經通知應受領人後逾期一年仍未實行使用者而言。」。
二、茲核示如次:
(一)查土地法第二百十九條內所稱「實行使用」,係指照原核准計畫實際使用該項徵收之私有土地或於該項土地上連續從事有關達成徵收計畫之各項工作,如從事建築裝置機械等情事而言,所稱「徵收完畢」指原所有權人及使用人已領取補償地價及其他補償費,並將應予遷移之物已全部遷移者而言。本院前於五十一年間據該省政府呈請曾以五十一訴字第八一五六號令釋示有案,至徵收土地完畢一年後不實行使用,照土地法第二百三十五條及二百三十七條之規定解釋,照內政部等前開議復前段意見核無不妥,而需地機關是否已於徵收完畢一年後實行使用之認定,應以該項徵收土地之整體為準,而不能仍按徵收前之個別原所有權之各個地區以為認定已否實行使用之準據,如遇原所有權人對於需地機關實行使用加以阻撓者,則在其阻撓行為終止前,要亦不能認係需地機關不實行使用。
(二)(略)。
(三)又被徵收土地所有權人因自始不服核准徵收其土地之原處分於提起訴願再訴願被駁回後仍不甘服而提起行政訴訟,現仍繫訴於行政法院一節,依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原處分或原決定之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提起行政訴訟而停止,但行政法院或為處分或決定之官署得依職權或依原告之請求停止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