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歸屬法條:土地法《第 25 條》釋函 (二)

歸屬法條:土地法《第 25 條》釋函 ()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1215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22316號函 
【要旨】
縣(市)財產之經營為縣(市)自治事項,縣(市)政府可依地方制度法第27條規定,訂定自治規則,惟不得牴觸所制定「自治條例」之規定
【內容】
一、略。
二、查土地法第25條規定:「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對於其所管公有土地,非經該管區內民意機關之同意,並經行政院核准,不得處分或設定負擔或為超過10年期間之租賃」。縣(市)有財產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涉及處分或設定負擔或為超過10年期間之租賃,應依照上開規定辦理外。依地方制度法14條及第19條規定,縣(市)為地方自治團體,縣(市)財產之經營為縣(市)自治事項,因非屬同法第36條縣市議會議決之職權,貴府自可依地方制度法第27條規定,訂定自治規則,惟依同法第30條第2項規定該自治規則不得牴觸貴府所制定「自治條例」之規定。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1120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22538號函 
【要旨】
原土地所有權人或其繼承人申請依「離島建設條例」第9條第1項規定購回其土地時,因涉及公有土地所有權之處分,仍應依土地法第25條規定程序辦理
【內容】
一、略。
二、按土地法第25條規定「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對於其所管公有土地,非經該管區內民意機關同意,並經行政院核准,不得處分或設定負擔或為超過10年期間之租賃。」,復查「離島建設條例」第9條第1項前段規定「本條例適用之地區,於實施戰地政務終止前,因徵收、價購或徵購後登記為公有之土地,土地管理機關已無使用或事實已廢棄使用者,原土地所有權人或其繼承人得於本條例公布之日起3年內向該管土地管理機關申請按收件日當年度公告土地現值計算之地價購回其土地。」上開原土地所有權人或其繼承人申請購回其土地,因涉及公有土地所有權之處分,該「離島建設條例」既未明文排除土地法第25條之適用,宜俟公有土地完成處分程序後,再行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1117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22100號函 
【要旨】
鄉(鎮、市)有不動產之處分,未涉及土地法第25條規定,惟應依縣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或所轄鄉(鎮、市)制定鄉(鎮、市)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之規定辦理
【內容】
一、略。
二、查依89126日修正土地法第25條規定:「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對於其所管公有土地,非經該管區內民意機關同意,並經行政院核准,不得處分或設定負擔或為超過10年期間之租賃。」,係指直轄市或縣(市)有土地而言,並未包含鄉(鎮、市)有土地。本案仍請依本部891023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20511號函及本部891113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71809號函辦理。
附:891023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20511號函
一、略
二、查「鄉(鎮、市)財產之處分為鄉(鎮、市)自治事項」及「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鄉(鎮、市)財產之處分」雖分別為地方制度法第20條及第37條所明定,然同法第56條規定,鄉(鎮、市)自治之監督機關為縣政府。復查同法第43條規定,「...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縣規章牴觸者無效;...議決事項無效者,...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事項由縣政府予以函告」,又第75條第6項規定鄉(鎮、市)市公所辦理自治事項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規或縣規章者,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又「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及「台灣省省有財管理規則」將適用至民國891231日止,爾後鄉(鎮、市)有不動產之處分,應依貴縣所制定縣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或所轄鄉(鎮、市)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之規定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1113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71809號函 
【要旨】
為管理貴縣縣有財產,請速予制定貴縣縣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並將「鄉(鎮、市)有土地之處分或設定負擔或為超過10年期間之租賃,應由鄉(鎮、市)公所送經鄉(鎮、市)民代表會審議同意後,報經該管縣政府核准」納入
【內容】
一、查臺灣省省有財產管理規則第75條第1項規定「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未訂財產管理規則者,得比照本規則規定辦理」,惟依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第7條及第22條規定,該財產管理規則將於891231日停止適用,故請貴府速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制定貴縣縣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
二、復查公有土地管理辦法第6條規定「鄉鎮有土地由鄉鎮自治機關使用收益,其處分應經該管市縣府核准」,而公有土地管理辦法經行政院72923日台(72)財字第17208號函廢止後,有關鄉鎮(包括縣轄市)有土地之處分程序,亦經行政院72923日台(72)財字第17209號函示:應配合修正臺灣省省有財產管理規則予以納入。嗣臺灣省政府於民國74年修正台灣省省有財產管理規則時,已依照行政院上開函示予以納入,於該管理規則第75條第2項規定「鄉(鎮、市)有土地之處分或設定負擔或為超過10年期間之租賃,應由鄉(鎮、市)公所送經鄉(鎮、市)民代表會審議同意後,報經該管縣政府核准」,惟依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第7條及第32條規定,臺灣省省有財產管理規則將於891231日停止適用,依照地方制度法第37條、第73條、第75條及參照土地法第25條之規定,並為使全國各縣一致性,貴府制定貴縣縣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應將上開規定予以納入。
三、略。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1023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20511號函 
【要旨】
鄉(鎮、市)有不動產之處分,應依縣政府所制定縣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或所轄鄉(鎮、市)制定鄉(鎮、市)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之規定辦理
【內容】
一、略。
二、查「鄉(鎮、市)財產之處分為鄉(鎮、市)自治事項」及「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鄉(鎮、市)財產之處分」雖分別為地方制度法第20條及第37條所明定,然同法第56條規定,鄉(鎮、市)自治之監督機關為縣政府。復查同法第43條規定,「...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縣規章牴觸者無效;...議決事項無效者,...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事項由縣政府予以函告」,又第75條第6項規定「鄉(鎮、市)公所辦理自治事項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規或縣規章者,由縣政府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又「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及「台灣省省有財產管理規則」將適用至民國891231日止,爾後鄉(鎮、市)有不動產之處分,應依貴縣所制定縣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或所轄鄉(鎮、市)制定鄉(鎮、市)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之規定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929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19416號函 
【要旨】
各機關學校經管之國有公用土地,依法律規定出租予他人建築使用者,得以承租人不得申請設定地上權為要件,本於該租賃關係核發土地使用權同意書
【內容】
附:財政部89921日台財產接第8900025574號函
一、略
二、依行政院秘書長86526日台8621129號函示,公有土地管理機關出具土地使用權同意書同意他人於公有土地上建築使用,係屬土地處分行為。惟依前述規定,迭有機關反應,於實務執行上發生困難,本部國有財產局經通盤瞭解後,亦認有法律適用上之疑義,爰陳報本部於8958日之相關會議中,研商有專案報行政院,對依法出租之國有公用土地,於租賃關係存續中,依約定使用方式,得出具土地使用權同意書,請予核奪同意之結論。茲准行政院秘書長89830日台89財字第25558號函示略以:上開本院86526日函中關於國有土地部分,請本於國有財產法主管機關主場核處,合先敘明。
三、按國有財產法第28條規定,管理機關對於公用財產,不得為任何處分;所稱處分,依同法施行細則第25條規定,係指出售、交換、贈與或設定他項權利,並未涵括各級政府機關依法律規定出租予他人建築使用(惟應以承租人不申請設定地上權為要件)及基於該法律關係出具土地使用權同意書。復依同法第28條但書「其收益不違背其事業目的或原定用途者,不在此限」規定,所稱收益,同法施行細則第25條亦明定,係指出租或利用。另查商港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等特別法,亦訂有得將國有土地出租予他人使用之規定。故各級政府機關經管之國有公用土地,經審認符合國有財產法第28條但書規定或依特別法之規定,出租予他人建築使用,並以承租人不得申請設定地上權為要件,本於該租賃關係核發土地使用權同意書之行為,係屬依附於租賃關係之管理行為,非屬新創設之土地處分行為,該同意書僅在證明承租人有使用出租土地之權利,憑供建管機關核發建照之用,並無逾越賃關係,未擴張所衍生權利之法律效果,各機關逕行辦理尚不悖國有財產法第28條之規定。
四、另,依內政部511210日台內地字第000373號函「查土地所有權人將其所有土地出租予承租人使用,雙方訂立土地租賃契約,除契約中有相反之規定外,在契約規定期間內承租人已取得該項土地使用之權利,此項土地契約自應視為建築法第11條第3款(修正後建築法第30條)之土地權利證明文件,承租人自得依照建築法申請核發建築執照,無須檢附出租人所出具之土地使用權證明。」及67721日台內營字第796229號函示「土地租賃契約,固得視為建築法第30條所定土地權利證明文件。但此所謂租賃,應以租賃土地以供建築為目的之使用為條件。」貴機關暨所屬機關經管之國有公用土地,依法律規定出租予他人建築使用時,自宜於契約載明係以該地供建築基地使用,並得以租賃契約書申請取得建照,則無須出具土地使用權同意書以為申請建照之土地權利證明文件。」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91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80070號函 
【要旨】
縣有財產管理,應以財產管理自治條例定之,而不宜以財產管理規則定之
【內容】
一、略。
二、依地方制度法36條規定,縣(市)議會有議決縣(市)財產處分之職權;同法第28條規定:「下列事項以自治條例定之:一、法律或自治條例規定應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者。二、創設、剝奪或限制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權利義務者。…」。貴府所送「臺中縣縣有財產管理規則」第7條、第17條、第21條、第23條、第29條、第35條至第57條、第60條至第62條等,經核涉及縣有財產之處分職權或部分條文限制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權利,應屬縣(市)議會之職權而非縣(市)政府之法定職權,應以財產管理自治條例定之,而不宜以財產管理規則定之。
--------------------------------------------------------------------------------
【公布日期文號】
行政院89817日台89防字第24578號函 
【要旨】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使用地方公有土地於辦理讓售時,不受地方財產管理規則規定應追收使用補償金之限制
【內容】
附:內政部89620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79681號函
說明:
一、略。
二、本案經本部於本(89)年530日邀請 貴處(按行政院秘書處)、行政院主計處(未派員)、財政部(未派員)、國防部、台灣省政府、台北市政府(未派員)、高雄市政府、新竹縣政府、南投縣政府(未派員)、高雄縣政府等有關機關會商,獲致結論如下:
(一)建議凡經行政院專案核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總冊」內權屬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有之土地,地方政府出售予國防部辦理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時,基於下列3點理由,一律無須追討土地使用補償金。
1、早期國軍興建眷舍安置軍眷,多係依據「國軍軍眷業務處理辦法」規定辦理,目前各眷村使用土地之權源,因時間久遠,未必齊備,惟因國軍眷村之設立,旨在安定國軍眷屬生活,使官兵無後顧之憂,以提高戰力,且向來均列為公產管理,有其歷史緣由及國防意義存在,因此,國軍老舊眷村使用地方政府所有土地,與一般民眾占用公有土地之性質有別。
2、依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興建住宅,以照顧原眷戶及中低收入戶,除由國防部自行興建,並常與地方政府以合建國宅方式辦理。其土地權屬為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有者,並得由地方政府執行改建。如各級地方政府讓售土地供國防部興建時,必需加收土地使用補償金,而由地方政府執行改建時,則無土地使用補償金之支出,造成同依眷改條例辦理之集合住宅,將因承辦單位不同致造價成本不一致,有失公允。
3、依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九條第4項規定,各級地方政府讓售之公有土地,不受土地法第25條及各級地方政府財產管理規則之限制,因此,對地方政府財產管理規則規定出售前追繳使用補償金之限制,應可排除。
(二)至地方政府如拒不讓售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所需土地時,可否適用地方制度法第76條第1項規定代行處理乙節,鑒於代行處理乃一相當之手段,其法定要件甚為嚴格,本案地方政府讓售土地之行為,實際執行上,中央主管機關無法代其作為,故應無上開地方制度法規定之適用。
三、略。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530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09607號函 
【要旨】
民眾陳情發還日據時期被日本政府強制徵收未給價土地之處理原則
【內容】
一、略
二、關於日據時期被日本政府強占土地之處理,奉行政院88416日台88內字第14930號函送之319日協商結論略以:「查台灣地區自光復以來,政府有關機關即以本院361128日核定,經台灣省政府於同年12月發布之『台灣省土地權利清理辦法』,作為清理地權管理公產等之依據,該辦法第13條即明定,前台灣總督府強制徵收未給價之土地,確有已登記之產權憑證,及其他當時之證明文件者,得附其四鄰之保證書,呈由縣市政府核實後,呈准省政府發還之。嗣台灣省政府報請廢止該辦法時,本院於68820日除函示准予照辦外,並指出地政及公產管理等有關機關仍應再予檢討,如認其業務因該辦法廢止後必須謀求補救者,應自行研訂解決辦法以資因應。爰82914日黃前政務委員接見台灣農權總會請願代表時,作成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原則同意發還,...宜請內政部會同財政部及相關地方政府,實地了解...由內政部依實地查訪結果,並參考相關資料、本次會議與會代表意見及實際案例,擬具具體處理意見,協助地方政府妥為處理」。嗣經本部就各縣市政府函報之具體個案,逐案深入瞭解陳情人訴求及案情,且派員與陳情人溝通,並至實地瞭解,復於88817日及89217日兩次邀集財政部及相關機關會商,作成個案處理意見及通案處理原則之決議,並經本部89323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78788號函報請行政院核示。經行政院秘書長8954日台8912641號函示略以「請內政部參照本院88416日台88內字第14930號函示意旨,本於職權自行核處。」,合先說明。
三、略
四、嗣後類此陳情案件,請依照下列原則處理:
(一)陳情發還之土地,應請貴府先行查明,如確有已登記之產權憑證,及當時證明文件,且客觀上合理顯示確係日據時期被日本政府強制徵收未給價者,應請檢附相關文件函送本部,俾會商有關機關,並專案陳報行政院核准後,辦理發還。
(二)陳情發還之土地,如經貴府查明日據時期之土地登記簿原記載為私人所有,嗣以「賣買」、「寄附」或「買收」等原因移轉登記與日本政府,而無前述第1點情事,縱當事人主張對價不合理或未領對價者;或土地於臺灣光復前仍登記為私人所有,而於臺灣光復後,因逾總登記期限未申請登記,依土地法第57條規定登記為國有者;或無日據時期任何產權憑證,縱陳情人主張該土地為其祖先世代開墾者等,因不符合發還條件,應請貴府詳實敘明理由函復陳情人。
附:行政院88416日台88內字第14930號函送之319日協商結論:「
一、查台灣地區自光復以來,政府有關機關即以本院361128日核定,經台灣省政府於同年12月發布之『台灣省土地權利清理辦法』,作為清理地權管理公產等之依據,該辦法第13條即明定,前台灣總督府強制徵收未給價之土地,確有已登記之產權憑證,及其他當時之證明文件者,得附其四鄰之保證書,呈由縣市政府核實後,呈准省政府發還之。嗣台灣省政府報請廢止該辦法時,本院於68820日除函示准予照辦外,並指出地政及公產管理等有關機關仍應再予檢討,如認其業務因該辦法廢止後必須謀求補救者,應自行研訂解決辦法以資因應。爰82914日黃前政務委員接見台灣農權總會請願代表時,作成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原則同意發還,其執行細節(包括法令研修、證據認定等)有關機關應即著手研擬之結論,並經本院核定,基於政策一貫性,應予維持。
二、法治國家自應依法行政,故目前處理本案自宜尊重法制面,惟依內政部目前提供之陳情發還案例,日本政府於日據時期取得土地,其原因有徵收、賣買、寄附或其他等,情形不一,如制定法律予以規範,恐有困難。且依黃政務委員所作結論,其發還可透過法令研修之方式為之,故制定「法律」非為唯一途徑,如以訂定法規命令方式,作為未來執行依據,亦應與該項結論意旨一致。
三、鑒於決策如無實際案例或曲解案情,易導致政策與執行偏差,爰本案確有進一步了解實情之必要,宜請內政部會同財政部及相關地方政府,實地了解陳情案之使用現況、土地使用分區情形及現使用人與原土地所有權人間之法律關係、沿革等,同時為了解依「台灣省土地權利清理辦法」執行情形,並請台灣省政府提供省府第1166次會議決議與前台灣省議會第6屆第1次臨時大會第6次會議決議照案通過廢止前開辦法之相關規定與背景資料,由內政部依實地查訪結果,並參考相關資料、本次會議與會代表意見及實際案例,擬具具體處理意見,協助地方政府妥為處理。
四、略
五、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